因患有乳腺癌住院接受手術治療的孫女士,想到幾年前曾投保合眾人壽保險,隨即聯系代理人咨詢理賠事宜。令孫女士沒有想到的是,在保險代理人提交理賠申請不到24小時后,她便收到了理賠款。
孫女士的經歷是近年來保險行業應用科技手段提升保險理賠服務效率的一個縮影。近期,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大力推進個人金融服務數字化轉型。在業內人士看來,“十四五”期間,保險科技將不再局限于新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而是會更加注重產品、模式、服務的創新,理賠服務正是其中關鍵領域。
保險公司理賠服務是否到位、體驗如何,是廣大保險消費者最為關切的問題之一。
記者從合眾人壽了解到,憑借強大的自主技術開發及近20年對理賠服務的融合探索,合眾人壽通過搭建E化綜合理賠服務平臺,將OCR識別技術、大數據風控模型等科技手段與理賠業務相結合,在不斷提升理賠效率的同時做到了理賠風險的可控性。2021年,合眾人壽利用其理賠自動化功能,在立案后系統自動審核結案,無需人工處理。通過流程優化、調整規則引擎配置,更新自動化疾病庫等方式逐步讓理賠服務更加智能,效率更高。小額案件平均索賠支付周期也從之前的0.49天縮短至如今的0.29天。
近期,合眾人壽更上線了“視頻調查”服務功能,不僅可以與客戶在線面對面進行溝通交流,也可以在線完成對客戶的答疑、面見、驗傷,同時還可以進行線上遠程簽字,確保“視頻調查”的真實性與法律效力。目前,在上線三個半月的時間內,合眾人壽“視頻調查”已經完成了178次調查任務,平均用時9分鐘,再次提升了理賠服務時效。
在業內人士看來,借助于更深層次地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保險公司理賠服務效率和精準度還將不斷得到提升。而且,在保險科技的支持下,保險公司還將擁有更多更加智能化的客戶服務工具,其服務范圍和能力也將延伸到更多領域,從而讓保險服務內涵變得更加豐富。
掃碼關注微信服務號